首页「利澳注册_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首页「利澳注册_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全站搜索
栏目导航
新闻详情
首页-傲世皇朝注册_傲世皇朝注册login登录页面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4-01-10 00:16    文字:【】【】【
摘要:首页-傲世皇朝注册_傲世皇朝注册login注册登录页面 为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绿色生产,构建高质量和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提高我区粮食作物种植技术水平,实现藏粮于技

  首页-傲世皇朝注册_傲世皇朝注册login注册登录页面为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绿色生产,构建高质量和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提高我区粮食作物种植技术水平,实现“藏粮于技”,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我区粮食作物主推技术。

  1.选地整地。选择土地平整、肥力好、有灌溉条件的地块。及时深耕,耕翻深度在25厘米以上,清除地面遗留石块并平整地面;灌足底墒水;春播前适时耙磨保墒,达到地平、土绵、墒情好。

  2.施肥。播种前浅耕或深耙,增施有机肥,亩施优质农家肥1500-2000公斤,磷酸二铵15-20公斤或其他复合肥,基肥深施10厘米左右。

  1. 春小麦。宜选用高产、稳产、抗病、抗倒伏的品种,以宁春4号、宁春15号、宁春39号、陇春34号等为主。

  2. 种子处理。小麦种子播前先用拌种剂或包衣剂拌种包衣,可选用27%苯醚• 咯• 噻虫种子处理悬浮剂进行种子包衣拌种,每100公斤种子用500毫升药剂按种药比9:1进行拌种,可防小麦黑穗病、全蚀病和地下害虫。

  1.播种机具调试。播种前应做好播种量和机械调试工作,釆用13行小麦宽幅微垄沟播滴灌播种机播种,配套35马力以上四轮拖拉机牵引,一次完成小麦开沟、播种、施肥、滴灌带铺设、覆土、“六位一体”作业。

  2.适期播种。一般在3月中旬、表土白天解冻10厘米以上时,抢墒播种。适期早播有利于延长小麦苗期生长时间,可增加穗粒数,提高产量。亩播种量33-35公斤左右,基本苗以45-55万株/亩为宜。

  3.播种规格。播种深度3-5厘米,播种幅宽10厘米,空行距10厘米。播种深浅、间距调整一致,达到籽粒均匀,种子深度、行距相同,滴灌带铺设均匀。因浅埋滴灌播种机集多种功能为一体,拖拉机跑的过快,既埋不好滴灌带,又影响播种质量,人为造成损失过大,不提倡快速播种,一台13行播种机应每天播20-50亩的作业量。

  4.滴灌带铺设。田间毛管(滴灌带)与小麦播种方向平行铺设,与支管垂直。滴灌带铺设间距40-50厘米,浅埋于土中2-3厘米左右。建议采用内镶贴片式滴灌带,贴片间距为20厘米,流量1.38-2.0升/小时,滴水均匀,滴孔滴水半径20厘米,滴灌时间以滴孔周围垄沟水量渗接到一起即可。

  视土壤墒情及需肥规律确定灌水量、次数和按需随水施肥,一般应以20厘米土壤湿润,无地表径流为宜,以渗为主,沟底见湿,渗透到垄的根部即可,水量不能漫过微垄,以防影响土壤透气性。小麦全生育期灌水6-7次,追施肥2-3次,肥随水施。施肥时要控制好肥液浓度。拔节期:滴灌施肥1次,滴灌水量25-30立方米/亩,施氮4-4.5公斤/亩、施磷3-3.5公斤/亩;拔节-挑旗期:滴灌2次,每次间隔7-10天,滴灌水量25-30立方米/亩、施肥1次,施氮4-4.5公斤/亩、施磷3-3.5公斤/亩;挑旗-抽穗期:滴灌2次,每次间隔7-10天,滴灌水量25-30立方米/亩、施肥1次,施氮4-4.5公斤/亩、施磷3-3.5公斤/亩、施钾 0.5-1公斤/亩;抽穗-成熟期:滴灌2次,间隔7-10天灌一次,每次滴灌水量 25-30立方米/亩。高肥力地块可适当减少施肥次数和施肥量。

  待小麦蜡熟后,杆黄、节绿、叶黄亮、籽粒饱满、含水量在16%-18%时及时开展机械收获。

  在小麦收获后及早复种露地蔬菜(娃娃菜、大白葱、萝卜等)、早熟马铃薯(费乌瑞它、克新4号、中薯2号等)、秋油菜、燕麦草、箭筈豌豆、毛苕子等绿肥,有效解决“粮经争地”矛盾、提升种植效益、提高有限耕地的利用效率。

  1. 选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力中上、土壤理化性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强、交通方便、PH7.5-8.5,排水良好的耕地。

  2. 整地。一是伏秋深耕,即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灭茬,深耕达到25-30厘米,耕后要及时耙耱;二是覆膜前浅耕,平整地表,耕深达到20-25厘米,可采用旋耕机旋耕,做到“上虚下实无根茬、地面平整无坷垃”,为覆膜、播种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3. 覆膜。选择厚0.01毫米聚乙烯吹塑农用地膜,地膜宽度依据种植模式和机具确定。覆膜时,膜与膜之间不留空隙、不重叠。如果土壤湿度过大,翻耕晾晒1-2天,平整土壤后覆膜。

  1. 玉米品种选择。玉米品种选择株型紧凑或半紧凑型、株高适中、耐密植、抗病、宜机收的高产品种,主要推荐先玉335、先玉1225、五谷568、农华101、华美1号等品种。

  2. 大豆品种选择。大豆品种选择中晚熟、耐荫、耐密、抗倒、宜机收、有限或亚有限结荚的高产品种,主要推荐中黄30、陇黄3号、铁豆82、陇中黄602等品种。

  主推“4+4”(4行大豆+4行玉米)模式,生产单元宽度3.8米,玉米采用宽窄行种植,玉米行距70厘米、40厘米,大豆行距30厘米,大豆与玉米行间距70厘米。玉米单粒播种或采用减穴增株的方式单双粒播种,玉米株距13-15厘米或亩穴距26-30厘米(一穴双株),单粒或一穴双粒播种,亩播种粒数4700-5500粒,亩保苗4500-5000株;大豆穴距14-17厘米,每穴2-3粒,亩播种粒数10000-12000粒,亩保苗8000-10000株。

  除上述主推模式外,各镇可根据种植实际和现有农机具,选择以下两种种植模式:“4+4模式”(4行玉米+4行大豆,玉米行距40厘米,大豆行距30厘米,大豆与玉米行间距75厘米。玉米单粒播种或采用减穴增株的方式单双粒播种,株距16厘米,亩保苗4500株左右;大豆2-3粒播种,穴距15厘米,亩保苗8500株左右)。“2+3模式”(2行玉米+3行大豆,玉米行距40厘米,大豆行距30厘米,大豆与玉米行间距70厘米。玉米单粒播种或采用减穴增株的方式单双粒播种,株距12厘米,亩保苗4500株左右;大豆2-3粒播种,穴距16厘米,亩保苗8800株左右)。

  1. 播种时间。日平均气温≥10 ℃时为大豆适宜播种期,在4月25日-5月初采用大豆玉米一体化播种机一次性施肥、覆膜、播种。也可在4月上旬-4月中旬播种玉米,4月25日-5月初播种大豆。

  2. 播种机械。采用机引或电动牵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种机(覆膜)一次完成覆膜播种作业,或采用机引或电动牵引2-4行专用大豆覆膜播种机、2-4行电动玉米覆膜播种机分别进行覆膜播种作业。玉米播深4-5厘米,大豆3-4厘米。

  1.施肥配方。坚持“减肥、协同、高效、环保”的原则,利用高标准农田水肥一体化管控优势,实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水肥分控管理,以净作产量为目标产量,玉米控氮、大豆减氮,且分开施肥并做好标记;玉米采用种肥同播(种肥水平距离10厘米、垂直距离3-5厘米)和后期追肥(可利用追肥枪亩追施尿素5-10公斤);肥力高的地块大豆带可不施氮肥,鼓励每亩施用腐熟农家肥1000公斤以上。具有高标准农田条件的镇结合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玉米带施肥,推荐配方为28-16-6(N-P2O5-K2O),亩用量60-80公斤,即亩施纯氮(N)16.8-22.4公斤、纯磷(P2O5)9.6-12.8公斤、纯钾(K2O)3.6-4.8公斤;大豆带施肥,推荐配方为8-13-4(N-P2O5-K2O),亩用量15-20公斤,即亩施纯氮(N)1.2-1.6公斤、纯磷(P2O5)2.0-2.6公斤、纯钾(K2O)0.5-0.8公斤。

  2. 控制旺长。生长较旺的大豆,可在大豆分枝期至初花期,选用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20-50克/亩,兑水30-40公斤进行茎叶喷施,控制旺长;若玉米出现旺长,可在玉米7-10片展开叶时喷施5% 14-羟芸 • 烯效唑悬浮剂1000倍液或10%多唑•甲哌鎓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化学控剂,适度控制株高,改善群体结构。

  在高标准农田上应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实行水肥分控管理,玉米、大豆分别灌水。无水肥一体化条件的地块,全生育期灌水4-5次,每次灌水量60-80立方米/亩,视田间长势可结合灌水进行追肥。

  1. 土壤封闭处理。采用一次施药兼防禾本科和阔叶类杂草,根据土壤墒情,选用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80毫升/亩(或96%异丙甲草胺乳油100毫升/亩、330克/升二甲戊灵乳油100毫升/亩)+70%嗪草酮可湿性粉剂40克/亩,或选用82%乙•嗪•滴辛酯乳油140-180毫升/亩,亩用水量45公斤,采用二次稀释配药,后进行土壤喷雾封闭除草。覆膜的区域在覆膜前喷施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不覆膜的区域在作物播种后1-2天内,均匀喷雾于土壤表面,进行封闭除草。

  2. 苗后定向茎叶喷雾处理。根据田间杂草发生情况,可在玉米苗后3-5叶期,大豆3-4片复叶期,杂草2-5叶期,选择玉米、大豆专用除草剂进行定向茎叶喷雾处理,药剂亩用水量30公斤,采用二次稀释配药。玉米带可选用4%烟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80毫升/亩+48%灭草松水剂150毫升/亩定向茎叶喷雾;大豆带可选用10%精喹禾灵乳油30毫升/亩(或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25毫升/亩)+48%灭草松水剂150毫升/亩定向茎叶喷雾。施药时须在玉米大豆带间设置隔离装置,防止药液漂移造成药害。

  3. 分区安全开展化学除草。因地制宜采取除草技术,切忌选用对下茬有残留危害的除草剂。采用土壤封闭处理时,除草药剂亩用水量与常年相当,如遇干旱或个别墒情较差田块亩用水量可由45公斤增加至60公斤。

  (1)大豆。适宜收获时期是在黄熟期后至完熟期之间,此时大豆叶片脱落80%以上,籽粒含水率为15-25%,豆粒归圆,用手摇动植株会发出清脆响声。

  (2)玉米。适宜收获期在完熟期,此时籽粒脱水变硬乳线消失,微干缩凹陷,籽粒基部(胚下端)出现黑帽层,玉米籽粒含水率一般为25%-35%。

  选用和大田栽培品种一致或略为晚熟的品种,适宜我区栽培的品种有:先玉1225、先玉335、M751等。

  1.整地。早春及时揭膜耕翻,耙糖保墒,创造地面平整疏松的土壤条件,播前1-2次,达到地面平整紧实,以便覆膜播种。

  2.配方施肥。在合理使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全部磷、钾肥和60%的氮肥做基肥,结合春耕整地亩施优质农家肥3000公斤、尿素20-25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或磷二铵15公斤)、硫酸钾10公斤。其余氮肥生育期间追施。

  采用一膜二管3行种植技术。选用幅宽140厘米的地膜,膜间距30厘米。滴灌带铺设于窄行中,滴灌带间距70厘米,滴灌带的滴头向上。一膜种3行玉米,行距50厘米,株距25厘米,每穴1株,亩保苗4800株。

  覆膜前用42%玉草净、乙草胺等药剂150-200毫升兑水40-50公斤喷施于地表,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施药时田间如有明草,可加入灭生性除草剂20%克无踪水剂100-150毫升,既可防治未出土杂草,又可杀灭田间明草。地下害虫危害严重的地块在整地时亩用50%辛硫磷乳油0.5公斤加细沙土30公斤制成毒土撒施,浅耙入土,后覆膜。

  玉米追施的化肥,全部随水滴施,实施水肥同步,少吃多餐。按玉米生长发育各阶段对养分的需要,合理供应,化肥通过滴灌系统直接进入玉米根区,达到高效利用的目的。全生育期滴水10次,共滴水255方。

  1.出苗水。播后根据天气预报,如果以后将连续几天晴朗天气,可抓紧时间滴出苗水,滴水量25方。滴水后1-3天,用细土封穴,覆土厚度1-2厘米,防止水分从播种穴散失和抑制杂草生长。干播湿出的玉米,由于表层土壤疏松,利于保蓄深层土壤水分,滴出苗水后,可满足苗期生长发育所需水分,一般不需滴水。

  2. 苗期-拔节期。拔节期需水渐增(占全生育期总耗水量的13%),滴水1次,滴水25方。

  3.拔节-抽雄期。需水量显著增多(占全生育期总耗水量的32.6%),此期是玉米旺盛生长期,需水肥较多。滴水4次,每次亩滴水30方,滴水间隔期8-9天。

  4.抽雄-乳熟。需水量达到高峰(占全生育期总量的35%),共滴水2次,每次亩滴水30方,滴水间隔期10天。

  5.乳熟-成熟。需水量开始下降(占全生育期总量的19.4%),共滴水1次,亩滴水25方。

  6.施肥。从拨节期到乳熟期,结合滴水,随水施肥4次,每次亩施尿素5-6公斤。施肥在滴水进行1小时后开始,滴水结束前半小时完成。

  1.选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力中上,土壤理化性状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地块,不宜选择陡坡地、石砾地、重盐碱等瘠薄地。

  2.整地。一是伏秋深耕,即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灭茬,深耕达到25-30厘米,耕后要及时耙糖;二是覆膜前浅耕,平整地表,耕深达到18-20厘米,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旋耕机旋耕,做到“上虚下实无根茬、地面平整无坷垃”,为覆膜、播种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3.土壤消毒。地下害虫为害严重的地块,整地起垄时每亩用40%辛硫磷乳油0.5公斤加细沙土公斤,拌成毒土撒施,或兑水50公斤喷施。每喷完1次覆盖后再喷一带,以提高药效。杂草危害严重的地块,整地起垄后用50%乙草胺乳油100克兑水50公斤全地面喷雾,然后覆盖地膜。

  1.施肥。玉米是需肥较多的高产作物,应加大肥料施用量。一般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3000-5000公斤,结合播前浅耕整地,施入优质农家肥3000公斤/亩、纯氮27-30公斤/亩、纯磷17-20公斤/亩、纯钾10-15公斤/亩、锌肥1-2公斤。氮肥的30%和全部的农家肥、磷肥、钾肥、锌肥作基肥结合耕地一次性施入,其它70%氮肥做追肥分别在拔节期(25%)和大喇叭口期(45%)结合浇水追施。

  2.起垄。我区起垄全部采用机械操作,双垄沟播按作物种植走向开沟起垄,大垄宽70厘米、高10厘米,小垄宽40厘米、高15厘米,每幅垄对应一大一小、一高一低两个垄面,选用宽120厘米的地膜覆盖;起垄、覆膜要求垄和垄沟宽窄均匀,垄脊高低一致,地膜要紧贴地面,膜边要压实,并每隔3-4米横压土腰带,防止大风揭膜。

  3.覆膜方法及管理。用厚度0.008-0.01毫米、宽120厘米的地膜结合机械起垄一次完成覆膜,田间覆膜完成后,切实抓好防护管理工作,严禁牲畜入地践踏、防止大风造成揭膜。覆盖地膜一周左右后,地膜与地面贴紧时,在垄沟内每隔50厘米处打一直径3毫米的渗水孔以便降水渗入。

  1.选用良种。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气候特征,选择株型紧凑、抗逆、抗病性强、适用性广、品质优良、增产潜力大的玉米品种。

  2.种子处理。原则上要求统一使用包衣种子,对于少数未经包衣处理的,播前必须进行药剂拌种。用50%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重量的0.1%-0.2%拌种,防治地下害虫;用20%的粉锈宁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乳油150-200克加水1.5-2.5公斤,拌种50公斤,防治瘤黑粉病等病害。

  3.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当地表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0℃时为玉米适宜播期,可结合当地气候特点确定播种时间,一般在4月中上旬。按照土壤肥力状况和品种特性确定种植密度。双垄沟栽培在沟侧播种,每沟一行,行距40×70厘米,株距20-23厘米,播种后用土将穴孔盖住,播种密度应品种而定在5500-6000株/亩。

  1.查苗补苗。在苗期要随时到田间查看,发现缺苗断垄要及时移栽,在缺苗处补苗后,浇少量水,然后用细湿土封住孔眼。

  2.间苗、定苗。应坚持“三叶间、五叶定”的原则,即出苗后2-3片叶时,开始间苗,除去病、弱、杂苗;幼苗达到4-5片叶时,即可定苗,每穴留苗1株,保留生长整齐一致的壮苗。

  3.灌水。灌水掌握在拔节、大喇叭口、吐丝后、乳熟期四个时期,一般在6月上旬灌头水,全生育期灌4次水,亩灌水定额70方/次左右。

  4.合理追肥。全生育期结合灌水追施氮肥2-3次,追肥以前轻中重、后补足为原则。当玉米进入拔节期时,结合灌头水进行第一次追肥,追尿素20公斤/亩;当玉米进入大喇叭口期,追尿素30公斤/亩,到玉米灌浆期,根据玉米长势,可适当追肥,追尿素10公斤/亩左右。

  玉米叶片变黄,苞叶呈白色而松软,籽粒变硬,并呈现本品种所固有的粒型和颜色,一般在9月下旬10月上旬收获。

  1. 地块选择及整地。选择耕层深厚、土壤疏松、肥力中等以上、排灌方便、前茬为非茄科作物、光照充足的地块。冬灌地,播前旋耕,做到土壤疏松、土块细碎;春灌地,播种前深翻20-25厘米,并灌足安种水。

  2.配方施肥。马铃薯多施有机肥,增施钾肥。有机肥在春耕时施入,每亩施入优质农家肥2500公斤以上;根据测土结果进行配方施肥,全生育期每亩施入配方肥80公斤(纯N13-15公斤、P2O58-9公斤、K2O 7-8公斤),化肥在播种时施入,禁止施用含氯的化肥。

  3.土壤处理、防虫除草。一是地下害虫防治。地下害虫危害严重的地块,整地起垄时,每亩用毒死蜱乳油0.5公斤加细沙土15公斤,制成毒土后撒施。二是膜下除草。起垄后用50%的乙草胺乳油全地面均匀喷雾,然后覆盖地膜。土壤湿度较大、温度较高地区每亩用乙草胺50-70克,兑水30公斤,寒冷地区每亩用乙草胺150-200克,兑水40-50公斤。为提高药效,不要全田喷完后再铺地膜,一般喷两垄,覆盖地膜后再喷两垄,依次类推。

  1.主栽品种。大西洋、希森6号、荷兰15号,选用块茎无碰伤、无缺损、无冻烂、无病毒和病害感染、无生理病害等的健康种薯。

  2.晒种。将种薯平摊在土质场上,晒种2-3天,忌在水泥地上晾晒,晒种期间剔除病、烂、伤薯,以减轻田间缺苗,保证全苗,为丰产奠定基础。

  3.种薯切块。选择脱毒无病种薯进行切块,每块种薯在30-50 克大小(原原种3-5克),留1-2个芽眼,并用75%酒精或40%甲醛进行切刀消毒。切块用稀土旱地宝每30毫升兑水50公斤浸种10分钟,捞出后沥干水分待播种。

  4.播种时期。在4月15日 -5月10日,气温稳定在5℃以上时播种最为适宜,以免幼苗遭受晚霜冻的危害。

  5.机械播种、半膜垄作沟灌。一次性完成施肥、起垄、播种、覆膜工作。一般要求带幅110厘米,垄宽60厘米,沟宽50厘米、垄高25-30厘米。每垄种2行,呈三角形点种,株距18-30厘米,播深12厘米,膜宽90厘米,亩保苗根据品种而定。

  1.膜上覆土。在马铃薯播种后约15-18天,即马铃薯出苗前一周左右,苗距膜面2厘米前,在地膜上人工或机械覆土3-6厘米,可避免地膜表面温度过高而烫苗,同时,覆土后幼苗可以自然顶出,不用人工掏苗。

  2.合理灌溉。在马铃薯发棵期、开花期、膨大期各灌水1次,做到灌水不漫垄,结合灌水注意中耕除草。全生育期灌水量控制在240立方米以内。

  3.促控结合。适时观察花前有无徒长现象,如有徒长用多效唑进行化控;在马铃薯膨大期用土豆膨大素进行叶面喷雾。

  马铃薯地上的茎叶由绿变黄,叶片脱落,茎枯萎,地下块茎停止生长,并易与薯秧分离,这时的产量达到最高峰,应及时进行分级收获。

  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核心是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补多少,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的需要。

  将不同科属的作物按3-4年的间隔期,进行轮作倒茬,减少病虫对作物的危害,平衡土壤养分消耗,恢复或提高土壤肥力。

  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富含多种营养元素,能有效改善土壤理化形状及耕作性能,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活动,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保温性能。施用量应达到每亩10立方米以上,有机肥一定要经过高温发酵腐熟,结合深耕整地,与土壤掺和均匀。

  长期以小型机械灭茬或旋耕,耕深一般12厘米左右,犁底层厚度增加,很难满足作物生长发育时对土壤的要求。夏秋季利用大型机械深松、深翻作业,深度达到25厘米以上,可打破犁底层,加深耕层,熟化土壤,清除残茬杂草、消灭寄生在土壤中或残茬上的病虫,降低土壤盐碱度,提高土壤保水保肥和抗旱能力,增产的持续效果可达3-5年。

  我区小麦主要病虫害有小麦锈病、白粉病、全蚀病、黑穗病、蚜虫、吸浆虫、地下害虫等。小麦病虫害防治主要采用农业措施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1.农业防治。(1)选育和推广抗病虫品种。目前,在抗病性和丰产性表现较好的品种有:宁春4号、宁春15号、宁春47号等,广大农民可根据当地情况适当选种。(2)选种和晒种。选种:选用无病虫的大粒种子,剔除虫粒、病粒、秕粒。晒种:在播种前2-3天,将选好的种子,在日照下晒8-12小时。能明显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提高出苗后的抗逆力。(3)轮作倒茬。对小麦全蚀病、根腐病等重发生的地块,可与蔬菜、玉米等作物轮作,轮作期限一般应掌握在2-3年。(4)清除杂草,预防病毒病。4月下旬以前,选用20%敌草快二氯盐可溶液剂100倍液茎叶喷雾或人工清除田埂边杂草,铲除自生麦苗和带菌病残组织,压低各种病虫的传染来源。

  2.药剂防治。(1)药剂拌种。小麦种子播前先用拌种剂或包衣剂拌种包衣,可选用27%苯醚•咯•噻虫种子处理悬浮剂进行种子包衣拌种,每100公斤种子用500毫升药剂按种药比9:1进行拌种,可防小麦黑穗病、全蚀病和地下害虫。注意:拌种后闷种3-6小时,凉干后播种,严禁日晒。要严格按照拌种操作规程,防止人畜中毒,最好由专人负责,有条件的村实行统一供药、统一拌种。(2)小麦孕穗至抽穗期推广“一喷三防”技术。“一喷”:喷杀菌剂、杀虫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三防”:防锈病、白粉病、赤霉病,防麦蚜、吸浆虫,防干热风。杀虫剂可选用5%啶虫脒、25%吡虫啉、菊酯类农药(溴氰菊酯、氟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等);杀菌剂可选用戊唑醇、氟环唑、粉锈宁、多菌灵、丙环唑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可选用10%多效•甲哌鎓等防倒控旺。(3)麦田杂草防除技术。一是防除适期。灌区春小麦每年在4月下旬至5月初,冬小麦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结合浇头水一次施药即可。二是当小麦三叶一心至拔节前,阔叶杂草株高5厘米以下,用43% 2甲•双氟悬浮剂40克兑水15公斤进行茎叶喷雾处理,如有野燕麦等禾本科杂草可混配15%炔草酯乳油50毫升或者5%唑啉草酯乳油30毫升进行茎叶喷雾处理。(4)小麦吸浆虫、蚜虫防治。小麦吸浆虫发生严重地块蛹期结合灌水亩用40%辛硫磷乳油300毫升,加水2公斤拌细土20公斤制成毒土,撒施麦田。成虫期防治亩用26%噻虫•高氯氟悬浮剂20毫升兑水15-30公斤喷雾或7%联苯•噻虫嗪悬浮剂60毫升兑水15-30公斤喷雾,可兼防小麦蚜虫。

  我区玉米主要病虫害有玉米锈病、玉米丝黑穗病、玉米瘤黑粉病、玉米蚜、棉铃虫、地下害虫等。玉米病虫害防治主要采用农业措施、物理措施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播种前做好土壤处理、种子处理,预防病虫发生;苗期至大喇叭口期重点防控玉米红蜘蛛和大、小斑病;灌浆期前后重点防控玉米红蜘蛛、蚜虫、纹枯病。

  1.玉米红蜘蛛。(1)农业技术措施。一是清洁田园。在晚秋和早春,结合积肥铲除田埂、沟边、路边杂草,以减少虫源。二是秋季深耕。10月下、中旬深耕1次,深度以25厘米左右为宜,可使30%左右潜伏于土缝和枯叶下越冬的雌螨死亡(机耕效果更好)。三是浇好封冻水。11月上旬,将深耕的田块浇好封冻水。(2)药剂防治。一是药剂处理田边杂草。5月上、中旬是红蜘蛛第1代成虫在田边杂草活动的时期。可在田边杂草上喷打5%噻螨酮乳油1500倍液或20%四螨嗪乳油2000-3000倍液或8%阿•哒乳油25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及时掌握田间虫情,尽早进行防治。尽量将药液喷在玉米叶片背面,并在第1次用药7天后再进行第2次喷药。

  2.玉米蚜虫。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蔬菜田边的杂草和残茬败叶,减少蚜虫来源;也可直接悬挂诱虫黄板来黏杀蚜虫;银灰色膜避蚜银灰色对蚜虫有较强的驱避作用,或覆盖银灰色地膜,以驱避蚜虫;保护和利用七星瓢虫、草蜻蛉等天敌以发挥其对蚜虫的自然控制作用,尽量减少药剂防治次数。蚜虫发生严重时,可选用1%印楝素水剂8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25%吡蚜酮或20%噻嗪酮进行喷雾防治。

  3.玉米锈病。玉米锈病是一种气流传播的大区域发生和流行性病害,应在扩大种植抗病品种的基础上,采取栽培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措施。(1)农业防治。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提倡基施氮、磷、钾复合肥和叶面喷洒磷酸二氢钾溶液,避免偏施氮肥,提高玉米的抗侵染能力。(2)化学防治。当田间始发病时要立即用药。亩选用15%酮粉剂100-150克或25%酮乳油100-120克和12.5%烯唑醇粉剂50-60克对水30公斤均匀喷雾。重病地块连喷2次,间隔7天。

  1.精选薯种。(1)马铃薯品种不同,在晚疫病的抗病性上会有很大的差异,因地制宜种植符合当地生产的抗(耐)病性较强的品种,病毒病发生区要注意选用脱毒种薯,其他病害发生区要建立无病留种田。(2)选用无病种薯,提倡小整薯播种。切种时应在播种前2-3天进行,切块大小以30-50克为宜,每个切块至少带1-2个芽眼;切薯时切刀准备2-3把,置于浓度为0.1%的高锰酸钾溶液或质量分数为75%的酒精中浸泡消毒,做到及时切断病菌传播感染的途径。(3)马铃薯病虫害发生严重的地区,播种前应当对薯种进行处理,尽可能有效预防病虫的发生蔓延。比如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对种薯进行浸泡消毒,可有效预防马铃薯疫病的发生,其中每1公斤种薯用50毫升浓度为2%的硫酸铜溶液浸泡10分钟,可预防马铃薯环腐病的发生,用草木灰拌种后立即播种,可预防马铃薯黑茎病的发生。

  2.农业防治。(1)在马铃薯大面积产区,可以采用高垄栽培技术,通过起垄栽培避免或减少田间积水,从而达到降低发病率和薯块带菌率的目的,最终保证马铃薯的高产优质。(2)采用健身栽培防病技术,适时播种、合理轮作,尽量避免与茄科类、十字花科类作物同时生产和套种。做到合理密植,及时中耕除草,现蕾期控制徒长,保持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减少发病。(3)通过人工捕捉害虫的方式,在成虫产卵期,田间农事操作人工及时摘除卵块,集中处理,减少害虫数量。

  3.理化诱控。(1)杀虫灯诱杀。在害虫成虫发生期,在马铃薯田悬挂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地下害虫。每盏杀虫灯控制面积为3-4公顷,连片悬挂(3盏灯以上)。(2)黄板诱杀。在蚜虫成虫发生期,在田间悬挂黄色粘虫板,用来诱杀迁飞的蚜虫成虫,同时可减轻病毒病的发生。一般悬挂黄色粘虫板(25厘米×40厘米)10-15块/0.067公顷,高度略高于马铃薯植株。每15天对黄板涂抹一次黄(机)油以确保粘虫效果。

  4.化学调控。(1)地下害虫防治。苗期可用90%的晶体敌百虫30倍液喷在5公斤碾碎炒香的麦麸上;或用50%辛硫磷乳油50毫升,拌麦麸5公斤,在傍晚时撒到幼苗根部附近,用量一般为1.5-2.5公斤/亩。(2)蚜虫防治。可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2.5%三氟氯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交替使用,10天喷1次,连喷3次。(3)病毒病防治。发现病株应当及时拔除,并喷洒24%混脂酸•铜水剂700倍液,或20%吗啉胍•乙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0%吗啉胍•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10天左右再喷1次。(4)软腐病防治。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对病害处撒生石灰进行消毒,同时对整个有软腐病种植田地,喷洒10%噁醚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5)炭疽病防治。在发病初期使用5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都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6)疫病防治。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1:1:200波尔多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7)环腐病防治。浸种可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浸种5分钟或80%“402”抗菌剂1500倍液浸种10分钟。大田发病初期用88%水合霉素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进行防治。

  5.收获与贮藏期病害预防。当马铃薯进入收获期时,收获前应该提前一周进行杀秧,将茎叶全部清理到本块田地之外,然后集中进行处理;选择晴天收获,避免马铃薯表皮受伤;马铃薯在入窖前应该及时剔除病薯和有伤口的薯块,同时在阴凉通风处堆放3天,然后用硫磺熏蒸消毒贮窖,也可用腐霉利•百菌清15%复合烟剂或消菌清45%烟剂熏蒸消毒,存储马铃薯的场地贮存量要控制在整个窖总容量的2/3以内;当马铃薯贮藏好之后,储藏室要加强通风,温度应不低于4℃,湿度不高于75%,只有在合适的条件下才能够真正做到预防病害的产生。

  1. 土传病害。对于土传病害较重的地块,可选用棉隆、福美双、辛硫磷、阿维菌素、噁霉灵、噻虫胺、噻虫嗪、吡虫啉等药剂,以穴施、沟施或深翻土壤25厘米等方法进行处理,同时兼顾防治大豆疫病、地下害虫等。

  2. 播种期。玉米、大豆种子采用包衣或拌种技术,防治玉米地下害虫和苗期病虫害,选用10%精甲 • 苯醚甲悬浮种衣剂(175-200毫升/100公斤种子),4.23%甲霜 • 种菌唑微乳剂(200-400 毫升/100公斤种子)等药剂;防治大豆地下害虫、根腐病和苗期病虫害可选用62.5克/升精甲 • 咯菌腈悬浮种衣剂(300-400毫升/100公斤种子),70%噁霉灵种子处理干粉剂(100-200克/100公斤种子),48%噻虫嗪悬浮种衣剂(160-180毫升/100公斤种子)。必要时可对玉米、大豆包衣种子进行二次拌种,以弥补原种子处理配方的不足。种子包衣处理时可同时适量加入碧护等调节剂,控制旺长,提高药效和持效期。

  3. 苗期-玉米抽雄期(大豆分枝期)。此时期是病虫害防控的关键期,要采取综合防控,对主要病虫害进行持久控制。一是理化诱控。在害虫成虫发生期,田间悬挂放置杀虫灯、性诱捕器、黄板等理化诱控设备,诱杀夜蛾类、有翅蚜、白粉虱、金龟子等害虫,压低害虫基数。二是生物防治。针对玉米螟等主要害虫,在其产卵高峰期或幼虫发生前期,释放赤眼蜂等优势天敌,或选用绿僵菌、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等生物制剂进行喷施防治夜蛾类、金龟子、粉虱类、叶螨类害虫。三是化学防治。针对防治粘虫等迁飞性、爆发性害虫,可选用200克/升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6-15毫升/亩,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可溶粒剂10-15克/亩,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20-40克/亩,30%茚虫威水分散粒剂6-9克/亩,25克/升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5-20毫升/亩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红蜘蛛、蚜虫、粉虱类虫害,可选用20%唑螨酯悬浮剂1000-1500倍液,28%阿维 • 螺螨酯悬浮剂10-15毫升/亩,0.3%苦参碱水剂160-220毫升/亩,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14-18毫升/亩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玉米大小斑病、锈病、大豆叶斑病等病害,可选用250克/升吡唑醚菌酯乳油30-40毫升/亩,18.7%丙环 • 嘧菌酯悬乳剂50-70毫升/亩,17%唑醚 • 氟环唑悬乳剂40-60毫升/亩等药剂进行喷雾。

  4. 开花-成熟期。在前期防控的基础上,根据玉米、大豆病虫害发生情况,实施“一喷多防”,混喷杀虫剂、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控制后期玉米螟、棉铃虫、蚜虫、红蜘蛛、玉米大小斑病等病虫害,同时兼治大豆蚜虫、豆荚螟、卷叶螟、大豆叶斑病等病虫害。

  5. 科学合理用药。病虫草害防控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使用生物源农药,科学选择高效低风险化学农药。宜选用球孢白僵菌、绿僵菌、苏云金杆菌(BT)、蛇床子素、多抗霉素、苦参碱、茚虫威等药剂防治锈病、疫病、夜蛾类、叶螨类等病虫害。可推广应用碧护、氨基寡糖素、阿泰灵、激健等免疫诱导剂和助剂,提高作物抗病虫能力。可选用吡唑醚菌酯、苯甲•丙环唑、丙环•嘧菌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等化学农药,防治玉米大小斑病、大豆霜霉病、大豆食心虫等病虫害。施药过程要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注意轮换交替用药,不超量、不超次数用药;采收期只能使用安全间隔期不超过3天的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