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利澳注册_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首页「利澳注册_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全站搜索
栏目导航
新闻详情
天运/cbin天运/注册/注册/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3-12-13 19:39    文字:【】【】【
摘要:天运/cbin天运/天运注册/天运注册/ 根据肥料所含营养元素(氮、磷、钾)的数量可以分为单质肥、二元复合肥和三元复合肥,常见磷肥有磷酸一铵(MAP)、磷酸二铵 (DAP)、普钙(过磷

  天运/cbin天运/天运注册/天运注册/根据肥料所含营养元素(氮、磷、钾)的数量可以分为单质肥、二元复合肥和三元复合肥,常见磷肥有磷酸一铵(MAP)、磷酸二铵 (DAP)、普钙(过磷酸钙)、重钙(重过磷酸钙)等。其中,磷酸铵为最主流磷肥。磷酸铵富含植物所需的氮、磷两种主要元素,具有营 养元素含量高、物理性质优良等优点,是一种高浓度复合肥料,简称磷铵。磷铵既可直接施用,也能与重钙、硫铵、硝铵、尿素、钾肥等 化肥混合制成复混肥料。在农业生产中作为肥料的通常是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的混和物。磷铵类肥料中,当磷酸一铵质量分率占80%以上 时,称磷酸一铵(MAP);当磷酸二铵质量分率占 80%以上时,称磷酸二铵(DAP)。这两种磷酸盐都能溶于水,所以都是水溶性速效肥料。

  国际市场的化肥价格与农产品价格高度相关。化肥主要运用于下游农作物种植,施肥不仅能提高土壤肥力,而且也是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化肥是农业生产 最基础而且是最重要的物资投入。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化肥在对农作物增产的作用中约占40%~60%的功劳。在农产品价格更高的时候,农民有望施用更多的肥。 2015年以来,全球价格持续了较长时间的低迷状态,其中大豆、玉米等国内主要农作物产品库销比有明显的回落。

  自2020年起,新一轮的全球粮价上涨主要由供给紧张和 货币超发驱动:美国、巴西等农业主产区受干旱天气冲击,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产品库存消费比持续下降;饲用需求回暖和疫情导致的货币超发也助推全球粮价上涨;此 外,2022年以来俄乌冲突加剧了小麦和玉米等农产品的流通紧张预期。目前农产品处于历史高位,随着后市拉尼娜或反复,新冠和地缘政治形势尚不明朗,我们看好国际 粮价景气度有望延续。全球作物价格的上涨周期带动了农资的需求回暖,并拉动化肥整体需求景气上升。

  国内粮食安全可控,对粮食及农资行业实施“保供稳价”等政策。自2019年以来,全球粮价持续位于景气上行的通道当中,各国对粮食安全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从全球 看,美国、巴西等农业强国农业资源丰厚,是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大国;而墨西哥等亚非拉小国农产品成本高,粮食安全性低,农产品产量提升主要依靠政府补贴支撑。从 国内看,国内粮食基本维持自产自需,只有大豆等品类对外依赖较高。近年来,我国持续出台相关政策以确保粮食及农资产品等物流畅通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其中,针 对化肥、农药、柴油等价格上涨问题,国家层面从减税降费、原材料供应、用能等环节支持企业增产增供,同时保障农资运输配送;在种植端,施行了对实际种粮农民再 次发放200亿元农资补贴等举措。整体来说,国内粮食生产安全可控。

  磷肥是三大单元素肥料之一,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数量不断增长,肉类产品、粮食等需求增加,磷肥市场产量及需求量平稳释放:据FA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数据,2009年至今全球化肥总产量稳步上升,2019年全球化肥总产量已达209.47百万公吨。自2017年以 来全球磷肥产量不断下降,2019年全球磷肥总产量由43.3百万公吨(折纯 P2O5)减至42.86百万公吨,约占全球化肥总产量的20.5%。 据IFA(国际肥料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20年,全球磷酸二铵(DAP)的产量约为3560万吨,比前一年增长1%;磷酸一铵(MAP)的产 量约为3200万吨,远高于2009年的1650万吨;重过磷酸钙(TSP)产量约为480万吨,为十年来的最低水平,与前一年相比下降了15%。 近十年来,全球磷肥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左右。

  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统计,全球生产磷肥的国家在60个左右,包括中国、印度、美国、俄罗斯、摩洛哥、沙特阿拉伯、巴西 和印度尼西亚等。其中磷肥生产量top8国家的合计生产量占总产量约80%,表现出较高集中度。我国为产量最高的磷肥生产国,但由于近 年来为治理“三磷”问题严格控制磷化工新增产能,淘汰磷肥落后中小产能,磷肥产量逐年递减,2019年我国磷肥产量下降至1327.7万吨 ( 折纯P2O5)。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在老旧装置关停及产业链迁移的背景下,美国自2018年起,磷肥产量也出现了明显程度的减少

  新中国建立之初,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53~1957年),我国磷肥工业承受着技术、资金和资源的制约,为满足农业对磷肥的需要,1958年 南京磷肥厂率先建成投产,宣告中国磷肥工业的诞生。自1980年开始,国家和地方先后投入了500亿元,大力发展高浓度磷复肥和配套建设磷、 硫、钾矿;且从国外引进技术和装备建设了15家大中型高浓度磷复肥厂,使我国高浓度磷复肥工业产能、产量、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高,迅速缩 小了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

  我国1991年我国磷肥对外依存度高达39%;1998年磷肥净进口量最高达294万吨P2O5,占当年磷肥表观消费量的31%。2007年之后,中国磷肥在实现 自给有余的基础上开始部分出口,我国已于2007年已经实现了化肥的进口替代,成为磷肥的净出口国。2015年我国出口磷复肥578万吨P2O5,占全 球贸易量的39.3%。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磷复肥工业成为具有自主工艺装备,产业集中,产品配套,产量巨大,满足国内农业需求,占据国际 市场的完整工业体系。近年来,从我国使用角度来说,通常每年3、4月春耕和8、9月秋肥采购时期为磷肥产销旺季。(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我国磷铵产品质量较好,但限于磷矿矿源复杂等问题,对化肥的质量控制要求较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0205-2009《磷酸一铵、磷 酸二铵》对磷铵产品的质量要求作出了明确分类,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将对磷酸一铵、磷酸二铵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抽查。、

  化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产能过剩问题得到初步缓解。自我国2007实现了磷肥国产替代后,化肥行业实际投资、新开工项目和新增产能继续迅速增加,导致我国化肥产能过剩问 题日渐严重,2009、2010年化肥企业亏损比例曾达到20%。2015年工信部发布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进化肥行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化肥行业严控新增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 能、鼓励引导企业兼并重组;

  同年农业部印发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2018年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限制了使用量,化肥使用量负增长也被 写入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2022年4月7日,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要严控磷铵、黄磷等行业新增产能,加快低 效落后产能退出。由于环境污染、生产能耗以及上游磷石膏处理等问题,磷肥及磷化工企业持续处于环保政策高压装填,致使近年来磷铵和黄磷产能逐步收缩。

  过磷酸钙是用硫酸分解磷矿而制得的一种磷肥,普钙是普通过磷酸钙的简称;如果用硫 酸分解磷矿,先制得的磷酸分离出硫酸钙结晶,然后用磷酸分解磷矿,则可制得高浓度 磷肥——重过磷酸钙(三料磷酸钙,简称“重钙”或“TSP”)。重钙(重过磷酸钙)主 要和有效成分为磷酸一钙(磷酸二氢钙),分子式Ca(H2PO4)2,外观为灰白色或灰黑色粉 末,呈现微酸性。由磷酸和磷矿粉作用而制得,含一些游离磷酸,但不含硫酸钙。半钙、 富钙、重钙可用相近似的设备制造。重钙的含磷量(P2O5)为40%~50%,水溶性五氧化二磷 达36%~45%,约为普通过磷酸钙的两倍到三倍。TSP占磷肥体量的约3.3%。

  据百川盈孚统计,目前全国重钙有效产能为290万吨,其中云南省是全国最大的重钙生产 省份,约占据全国重钙产能的75%以上。川金诺、云南祥丰是全国重钙龙头企业。公司目前具有29万吨重钙的设计产能,实际开工率则超过 100%,达到180%以上,该公司有效产能据百川盈孚统计为50万吨。据公司公告,目前重 钙正处于满负荷生产,预计2022年相关产品的产量较2021年有所增加。

  近年来,我国重钙出口量约占总产量的50%以上。重钙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其它养分混合使用,若和氮肥混合使用,具有一定的固氮作 用。我国长江以北地区土壤多为中性和碱性,长江以南地区多为强酸和酸性土壤。重钙主要用于改良海外碱性土壤,故我国重钙产品主要 用于出口。近年来,我国重钙出口量约占总产量的50%以上。后期随着全球农业种植规模化、集约化的进一步推进,科学使用高水溶磷肥 料也将成为必然的趋势,重过磷酸钙在全球市场还有一进步替代普通钙肥的增长潜力。 2021年10月以来,受到法检政策影响,我国重钙产品出口量大幅减少。目前中国FOB散装重钙价格已上涨至1030美元/吨,国内价格指数约 3200元/吨,海外内重钙价差持续扩大,中国FOB-国内价格价差已经达到3000元/吨以上。

  世界磷矿石分布不均衡,我国为第二大磷矿储量国。磷矿资源主要以沉积海相磷矿的形式出现。最大的沉积矿床位于非洲北部、中东、中 国和美国。在巴西、加拿大、芬兰、俄罗斯和南非发现了重要的火成岩;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大陆架和海山上已经发现了大量的磷酸盐资源。 据USGS数据,当前全球磷矿石储量共710亿吨,其中摩洛哥和西撒哈拉储量最大,达到500亿吨,占比超过70%;中国储量储量为32亿吨,占 比为4.51%,较摩洛哥和西撒哈拉规模差距较大。摩洛哥和西撒哈拉拥有世界最大磷矿储量,但2020年产量仅为3,740万吨,约为我国的40%。整体来说,我国占据全球磷矿石资源储量的4.5%,却贡献着全球磷矿石产量的40.2%。

  我国磷矿石过度开采较为严重,储采比低于世界平均值。据USGS数据,2021年全球每年开采磷矿约2.2亿吨,我国是世界最大磷矿石生产国, 贡献了全球磷矿产量的40%。2020年中国磷矿石产量8800万吨,储采比仅为36,远低于世界平均值324,开采过度问题突出。

  未来五年内也是全球硫磺消费市场增速最快的地区。2021 年全球硫磺市场规模为 84.95 亿美元,据Market Monitor Global预计,到 2028 年全球硫磺市场规模将达到 104.9 亿美元,预测期内复合年增长率为 3.1%。其中,预计2021 年美国市场将达到 100 万美元,而中国预计到 2028 年将达到10 万美元。

  从全球角度来看,中东地区、南北美洲、和原苏联国家是硫磺的主要供应来源地。全球市场主要工业硫磺生产商包括Saudi Aramco(沙特阿美)、 Gazprom(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Abu Dhabi National Oil Company (ADNOC,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Canadian Natural Resources(加拿大自然资源 公司)和Tengizchevroil(科威特石油公司)等,这全球前五名制造商占据了全球约35%的硫磺产量。据Mordor Intelligence 数据,中国是全球主要的硫磺进口国, 约占全球进口量的35%,其中大部分用于制造硫酸。

  近年来我国硫磺进口量明显减少。整体来说,2020年-2022年,受海运问题及国内硫酸价格相对较低等影响,我国硫磺进口量明显减少。我国每年从国外进口的800 多万吨硫磺(占硫磺总消费量的近50%)中,有三分之一的进口硫磺是通过江苏的镇江港和南京港进入我国,之后沿长江运往湖北、安徽等磷肥主产地。2022年年 初,因环保改造,江苏省相关港口暂停接收进口硫磺船舶靠港,导致硫磺进口受阻,港口硫磺库存急剧下降至40万吨以下,较正常水平下降60%。港口硫磺库存的 急剧下降直接影响了磷肥企业的原材料供应。截至2022年3月中旬,发改委经贸司已积极协调解决了该进口硫磺储运问题。

  我国硫磺主要来自于炼油、天然气等工业。硫的储量主要存在于原油、天然气和硫化矿中。我国硫资源开发结构与国外不同:一是我国天然硫磺矿很少,由于技术经济原 因开发较少;二是国产硫磺主要来自原油、天然气回收硫磺(天然气里含有硫化氢气体,原油中也含有硫元素),目前国内以原油回收硫磺为主。经过炼油的主要步骤 (例如常减压、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延迟焦化等)后,可将石油炼制中产生的硫输送至硫磺回收处理车间,从而回收副产物硫磺。国内硫磺主要来自炼油、天然气、煤 化工及其他无机盐化工,其中炼油厂和天然气净化厂占95%以上。目前在国内,炼油产出硫磺占比超6成,天然气产出占比30.98%,煤化工及其他仅占比5.73%。

  国内最大的硫磺供应企业主要为中石化及中石油。根据中国硫酸工业协会数据,2020年中国硫磺产量为791万吨,较2019年的766万吨增加了25万吨,同比增长3.3%。从 企业产量来看,国产硫磺主要集中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两大集团下属的炼油企业,2020年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硫磺产量506万吨, 同比上升0.7%,占中国硫磺总产量的64.0%;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硫磺产量86万吨,同比下降27.2%,占比10.9%;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产量占比2.8%,中国海洋 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占比1.1%,其他企业占比21.2%。从气田布局来看,普光气田(位于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普光镇)是中国最大的硫磺炼厂,2020年产量为175万吨,占 全国总产量的22.1%;其次炼厂产量为616万吨。

  成氨指由氮和氢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下直接合成的氨,为一种基本无机化工流程。现代化学工业中,氨是化肥工业和基本有机化工的主要原料,在国民经济 各部门被广泛应用,用得最多的是化肥工业,除石灰氮以外,各种含氮化肥均以氨为原料制得。生产磷铵用的氨一般从氮肥企业购进,也可以由磷铵企业自建装置 供给。

  氨是由氢和氮合成的。要生产合成氨,首先要制备氢、氮原料气,其中主要过程主要环节是制取氢,氮则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空气。生产氢的原料有固体燃料 如煤、焦炭,液体燃料如石脑油、重油等,气体燃料如天然气、焦炉气、油田伴生气、石油炼厂气等。氮气的制备可以采用部分氧化法在变换工段将空气中的氧与 水煤气反应后制得,也可以使用空气分离的方法制得。目前,国内以煤(焦)为原料生产的合成氨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占18%左右, 以重油为原料的占8%左右,以轻油为原料的占9%左右,其它以油田气、焦炉气等为原料。(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成氨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2010年以来我国合成氨产能过剩率超过30%,随着我国资源约束加强及节能环保压力不断加大,我国合成氨行业迎来转型升级发 展的关键时期。“十三五”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求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以及过剩产能,其中合成氨行业不得少于1000万吨,近几年我国合成氨产能整体呈下降 趋势,加上退城进园等部分政策的影响,我国合成氨行业去产能效果显著。

  合成氨进出口量均较小。相比于我国千万吨级的合成氨产量,我国合成氨的进口量始终维持在较小水平,据卓创资讯统计,2019至2021年,我国合成氨进口量 分别为105.5、115.4、80.9万吨,而同期出口量只有0.2、0.2、0.2万吨,合成氨的进出口不会对我国合成氨的供给带来较大影响。

  落后产能持续淘汰。2021年1月25日,山东省化工专项行动办公室发布公示,按照《关于加快七大高耗能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简称《方案》)要求,截 至2020年年底,全省9家企业合计退出合成氨产能103万吨。目前该省合成氨产量居全国第二,尿素产量居全国第四。整体来看,经过多年来的产业结构调整, 我国合成氨行业落后产能持续淘汰,去产能、调结构成果显著,合成氨价格呈现稳中有进的态势。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